養貓必備小知識,如何判斷,如何治療以及如何預防
每個鏟屎官再養貓過程中,都會遇到貓主子生病,別擔心,很多病症都是很常見的。這期就給各位科普下吧。
1、耳蟎
症狀判斷:貓貓總是再擾耳朵,伴隨著耳朵里有散發惡臭的紅褐色分泌物。
藥物手冊:維克洗耳液+耳膚靈滴劑
預防科普:定期給貓主子清理耳朵的污垢
2、口臭
症狀判斷:出現流口水頻繁,掉落食,口腔異味等。
藥物手冊:維克漱口水+拜卡維生素B液體
預防科普:給主子挑選貓糧並注意日常口腔清潔
3、軟便拉稀
症狀判斷:拉出粑粑不成型
藥物手冊:海樂妙驅蟲+布拉迪益生菌
預防科普:給主人挑選貓糧並注意日常口腔清潔
4、淚痕
症狀判斷:眼周邊有發炎褐色痕跡
藥物手冊:棉花球+硼酸洗液
預防科普:挑選貓糧,不要餵過鹹的食物並引導多喝水
5、感冒
症狀判斷:打噴嚏流鼻涕,食慾和精神都正常
藥物手冊:速諾感冒片
預防科普:夏天注意著涼,冬天注意保暖
6、鼻支
症狀判斷:陣發性咳嗽,打噴嚏流淚,食慾減退,體重下降,精神沉鬱,鼻腔分泌物增多為漿液性
藥物手冊:阿莫西林、貓胺、眼藥水
預防科普:夏天注意著涼,冬天注意保暖
7、貓蘚
症狀判斷:可以用伍德氏燈查看是否有貓蘚,也可以通過肉眼觀察
藥物手冊:維生素B+莫匹羅星軟膏
預防科普:日常補充維生素B,並保持環境乾淨衛生
8、黑下巴
症狀判斷:下巴摸起來油油的,肉眼可見下巴上的黑色小顆粒,黏在毛髮里
藥物手冊:碘伏棒+莫匹羅星軟膏
預防科普:買陶瓷,日常清潔貓碗和它的下巴,選擇優質貓糧和罐頭,避免油脂偏高
9、吐毛球
症狀判斷:偶爾吐占滿液體的毛球,有時候也會什麼東西都吐不出來
藥物手冊:鵪鶉蛋黃+貓草
預防科普:日常多梳毛,避免過多的貓毛舔入體內,多餵化毛膏,多餵蛋黃卵磷脂營養毛髮。
備註:症狀判斷若有不對或者補充請指出不足之處
藥物手冊推薦的藥品也可以用相同藥效的藥品替代
預防科普若有不對或者補充也請指出不足之處
希望各位看官不喜勿噴
我家銀漸層:白晶晶
我家銀漸層:白晶晶
我家銀漸層:白晶晶